专注于撰写历史真相,通过事实考证及收集的历史文献与影像,与您一起探寻历史岁月,感受历史事件的沉淀与魅力。
—— 《 吾思忆 • WuSiYi 》

匈奴为何从历史中消失了?他们去了哪?

Why Did The Huns Disappear From History? Where Did They Go

2023-02-15 13:04
匈奴为何从历史中消失了?他们去了哪?

许多朋友都有这个疑问:当年和我大汉朝打得天昏地暗的匈奴,他们为何从历史上消失了?他们到底去了哪?

这是个有趣的问题,今天,用通俗易懂的文字,把这事为大家简单讲解一下。

事情是这样的:

首先,大家要知道“匈奴”这个东西,其实是一个统称,在当年,匈奴内部是分成许许多多不同的部落,主要有五大部落,他们匈奴在内部,其实并不团结,他们经常也是狗咬狗的、内战不断的。

所以呢,虽然匈奴和我大汉帝国,打得不可开交,但是到了东汉时期,匈奴分裂了,分成了北匈奴、南匈奴两个部分。

匈奴为何从历史中消失了?他们去了哪?

公元48年,也就是东汉建武二十四年,南匈奴有个单于(王)名叫“醢落尸逐鞮”的,率众投降东汉的光武帝刘秀,对东汉采取了投降、投靠、依附的政策。

南匈奴投降东汉之后,被安置在河套地区、内蒙古地区居住。

也就是说,从那个时候起,南匈奴决定:跟着汉人跑、跟着汉人混。

然而,北匈奴却仍然对东汉采取敌视态度,继续和东汉打仗,这个时候,北匈奴则主要集中在今天蒙古国(外蒙古)地区。

然后呢,北匈奴有没有打得赢汉朝?

答案是:没有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南匈奴和我大汉,形成了军事同盟,联合攻击北匈奴。

所以,在我大汉和南匈奴的夹攻之下,北匈奴且战且退,逐渐地,撤退到新疆地区,然后大概在公元160年前后,也就是东汉延熹三年前后,撤退到中亚,也就是阿拉伯地区去了。

匈奴为何从历史中消失了?他们去了哪?

北匈奴西迁、南匈奴南进融入汉族

那么,北匈奴撤退到中亚去了之后,有趣的是:他们在历史上,逐步消失了。

为什么消失了?

其实,北匈奴是逐步融合到当地的各民族去了,例如说,融合到阿拉伯人、东欧等地区的人民中去了。

那么问题来了:既然北匈奴融入了阿拉伯地区、东欧地区各民族,可是北匈奴明明是黄种人,为什么今天中东人、东欧人,看起来还是白种人的样子呢?

这个事情说起来,其实也实属正常:因为北匈奴的基因,被白种人的基因稀释了。

就像一滴黑色的酱油,滴到一大锅白色的汤里面,汤还是白色,酱油的颜色,被稀释了。

举个例子:我们福建泉州姓丁的,基本上都是古代在泉州经商的阿拉伯人的后代,但是,今天泉州的丁氏,完全是中国人的长相,已经看不出来阿拉伯人的长相了,为什么?因为年代久远了,阿拉伯的基因被稀释了。

有欧洲学者提出:曾经在东欧历史上横行霸道的“匈人”(Huns),就是中国历史上的“匈奴人”,是西迁到东欧的匈奴人。然而,这个观点在学术界,有很大的争议,应当存疑。

不过,这个争议其实也没多大意义,因为在东欧历史上的“匈人”,他们也消失了,他们的基因,也融入了东欧、中东等地,基因也被稀释了。

匈奴为何从历史中消失了?他们去了哪?

也就是说,无论东欧历史上的“匈人”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的“匈奴人”,他们都在历史上消失了,融入了当地的民族。

总之,北匈奴被汉朝驱赶到中亚和东欧之后,他们在历史的长河里,逐渐消失了,悄无声息地,不知不觉地消失了,最合理的解释就是:他们逐步地,融入了中亚和东欧各个民族。

好了,这就是北匈奴的结局。

值得一提的是:北匈奴也并非全部跑光了,他们也是部分西迁了,有一部分则留在了大草原上,和后来在草原崛起的民族不断融合,丧失了自我,最后,融入了后来的蒙古人。

那么,南匈奴呢?

南匈奴的结局,则比北匈奴有趣多了。

汉朝灭亡之后,对汉人友好的南匈奴,逐渐在华北地区,和其他游牧民族一起,分别建立了许许多多的国家,史称“五胡十六国”。

五胡,是指:(南)匈奴、羯、鲜卑、氐、羌。

十六国,是指:成汉、前赵、后赵、前凉、前燕、前秦、后燕、后秦、西秦、后凉、南凉、西凉、北凉、南燕、北燕、胡夏。

匈奴为何从历史中消失了?他们去了哪?

然后呢,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,位于华北地区的这“五胡十六国”,在各种战争中,先后都灭亡了。

“五胡十六国”先后灭亡了之后,南匈奴的遗民,逐步地融入了华北地区的汉族人民。

其中有的南匈奴先是融入鲜卑族,然后又随着鲜卑一起,融入汉族。

匈奴为何从历史中消失了?他们去了哪?

《晋书》记载:“关中人口百余万,戎狄居半,匈汉杂居”,记录了当时汉人和南匈奴杂居在一起的状态。

汉化之后的南匈奴遗民,放弃了游牧,并跟汉人学会了农耕,并且逐步改了汉人的姓氏,我用图表的形式,来举一些例子:

匈奴为何从历史中消失了?他们去了哪?

讲到这里,大家要小心一个逻辑陷阱:举例说,部分南匈奴人改姓“刘”,不等于所有姓“刘”的汉人的祖先都是南匈奴。

就这样,在历史的长河里,南匈奴的后代,逐步融入了汉族、成为了汉人,分散在中国的大江南北,我举一些具体的例子:

江苏苏州的金氏,就是南匈奴的后代。

福建福安市赛岐镇宅里村的金氏,也是南匈奴的后代。

河南省鹤壁市的赫连氏,也是南匈奴的后代。

安徽省皖南东至县南溪古寨金氏,也是南匈奴的后代。

甘肃省兰州市榆中金崖镇金氏,也是南匈奴的后代。

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后路金村金氏,也是南匈奴的后代。

山东省文登市丛氏,也是南匈奴的后代。

……

然而,这只是茫茫人海的几个例子,这样的例子,实在太多。

以上这些人群,在他们的户口本里,写的都是“汉族”,但是,他们是南匈奴的后代。

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:还有更多的村子,祖上是南匈奴,但是后代觉得不光彩,或者觉得标榜祖先对自己不利,所以,许多南匈奴的后代,在修族谱的时候,年代久远了,也就逐渐不再提起自己的远祖(南匈奴),换句话说,在我们中国,还有许许多多的村庄,他们是南匈奴的后代,但在族谱上,已经查不到了,也就是说,他们已经彻彻底底,融入了汉族。

说到这里,我们简单总结一下:

总结一:西汉一朝,对匈奴打击甚大,到了东汉时期,匈奴分裂,分成北匈奴、南匈奴,其中,北匈奴和汉人敌对,南匈奴则归附了汉人。

总结二:在和东汉的战争当中,加上蒙古高原爆发气候灾害,北匈奴逐渐西迁,并从东亚的地盘中逐步消失。北匈奴一部分西迁到中东、东欧之后,随着岁月的流逝,悄无声息地,融入了当地各民族。一部分呢,则留在草原上,生存繁衍,后来融入了北方诸多游牧民族,例如蒙古族。

总结三:南匈奴在华北的地盘上,建立各种小国,但先后都灭亡了,然后南匈奴在岁月的长河里,他们逐步融入了汉族,他们的后代,改了汉姓,变成了汉人,今天就在我们的身边。

斗转星移,沧海桑田,回顾历史,几分苍凉,几分唏嘘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匈奴祖祖辈辈生活的大本营蒙古高原,不长竹子,也没有造纸工业,所以,在古代,匈奴没有竹简,如果依靠昂贵的牛皮写字记事,无法承载深厚的文化,这就是为什么,匈奴灭亡之后,关于它的历史文字资料,少之又少。

然而实际上,匈奴是只有语言、没有文字的,司马迁《史记》、班固《汉书》都有这样的记载:

“(匈奴)毋文书,以言语为约束。”

意思是说:匈奴人没有文字,跟他们说事,都是靠口头约定的,都是凭的信用。

今天的历史回顾到这里,我们发现三个有趣的点:

首先,我们说一个民族,一家公司,一个组织,一个国家要团结,才能生存下去,才能有所发展。匈奴这个民族之所以灭亡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不团结,他们分裂成南北两个匈奴,其中南匈奴还帮助汉人攻击北匈奴,我们说,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,匈奴民族灭亡的历史,足以使我们警醒!

其次,世间万事万物,都在发展变化当中,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。匈奴虽然在民族意义上灭亡,但是在生物学意义上,匈奴人至今仍然存在,他们变成汉人、或者融入中东和东欧。

再者,物质条件是一切文化、文明和意识形态的基础,由于气候的原因,匈奴的地盘(蒙古高原)不长竹子,无法制作竹简,龟壳什么的也没有,森林资源也不丰富,连木片都贵,因此如果要写字的话,只能在牛皮上书写,这样的话,使用文字的成本很高,所以,匈奴在历史上,无法形成文字,匈奴的文化也无法得到传承,所以匈奴很容易被其他民族同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