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于撰写历史真相,通过事实考证及收集的历史文献与影像,与您一起探寻历史岁月,感受历史事件的沉淀与魅力。
—— 《 吾思忆 • WuSiYi 》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Why Did The Red Army Choose Jinggangshan? Why Didn't Chinese Characters Be Abolished When The Qing Dynasty Entered The Customs?

2023-02-02 06:07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继续和大家聊历史、涨姿势哈,今天聊两个问题:

问题一:当年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为何不上衡山?或者庐山?

问题二:当年满清入关,为何不废除汉字、推广满文?

1

我们问:当年红军,为什么要选择井冈山呢?为什么不选择庐山、岳麓山、衡山、三清山呢?

和你简单解释一下这个事。

理由之一:抱团创业。

是的,在红军上井冈山之前,井冈山上面已经有两支武装了:

第一支武装,是袁文才的队伍,袁文才早在1926年就入党了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袁文才

第二支武装,是王佐的队伍,王佐是绿林人士,是袁文才的拜把子兄弟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王佐

简单地说,这两支队伍,是一伙的,而且,都愿意接受红军的改编,和红军拧成一股绳。

是的,当年在创业初期,抱团,是很关键的一件事,尤其是力量还弱小的时候,几支弱小的队伍,联合在一起,就成了一支大队伍,革命的势力,就壮大了,壮大了,才能活下去。

是的,活下去,比什么都重要。

理由之二:利用敌人的矛盾。

井冈山地区,位处湖南和江西交界,湖南军阀和江西军阀,都不想管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井冈山位于湖南和江西交界,两个省都不想管

举个例子说:

湖南军阀来攻,红军如果打不过,就跑到江西这一边,湖南军阀就不追了,为何不追?首先不想追,你跑到江西省界那边了,从此关我屁事了。其次,追过去,担心得罪江西军阀。

反过来也一样:

江西军阀来攻,红军如果打不过,就跑到湖南这边,江西军阀就不追了,为何不追?首先不想追,你跑到湖南省界那边了,从此关我屁事了。其次,追过去,也担心得罪湖南军阀。

打个比方,我们深圳市的小贩,喜欢在罗湖区和福田区的交界处摆摊,为何要在交界处呢?因为:

福田区的城管来了,我挪个50米,就跑到罗湖那边了,你管不着了。同理,

罗湖区的城管来了,我挪个50米,就跑到福田那边了,你也管不着了。

所以,井冈山是个绝妙的地方。

展开来说,当年红军、八路军,几乎所有的根据地,都是选在两个或者三个省份的交界处,就是利用敌人不同管辖地盘之间的矛盾,例如:鄂豫皖根据地,闽浙赣根据地,川陕根据地,等等,都是同一个道理。这些,其实都是政治智慧。

理由之三:偏远山区敌人不重视。

是的,井冈山是偏远山区,敌人不重视,因为不重视,所以,敌人的势力薄弱。

敌人为何不重视偏远山区呢?

答案其实很简单:

因为当时湖南的军阀也好、江西的军阀也好,他们的部队主要是以保护长沙、南昌等一些大中城市为头等大事,军阀们的利益,包括经济利益,政绩考核等等,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,井冈山既远离湖南的大中城市,也远离江西的大中城市,无论湖南军阀,还是江西军阀,都不关心,不重视,所以,在井冈山周边的敌人的势力,少之又少。

好,那么既然不重视井冈山,为什么还派兵来剿呢?

答案是:南京蒋介石要求的。

不过,老蒋的要求到了地方,执行就打折扣了,为何打折扣?因为地方军阀有地方军阀的利益,中央积极,不等于地方积极,这就是为什么到了最后,蒋介石要亲自督办围剿一事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井冈山会师

理由之四: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

是的,井冈山是一座高山,狭义的井冈山,最高峰海拔1779米,广义的井冈山,最高峰叫“南风面”,海拔2120米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井冈山是很高的山

什么概念呢?

我们随手举例,对比中国几座高山的海拔,就知道了:

衡山,最高海拔 1300米。

庐山,最高海拔 1474米。

泰山,最高海拔 1532米。

也就是说,井冈山虽然当时不出名,但是它比庐山、衡山、泰山,还要高。

井冈山高,地势非常险要,易守,难攻,由于山高,老蒋的坦克、大炮等等,通通用不上,只能手持步枪登山,而红军则拿好枪,守候在山巅,就等你来,你从下往上攻,很难打。

事实上,井冈山不但山高,而且周边还交通还不方便,大大提高了老蒋的围剿成本和难度。

当年红军选择了井冈山,主要就是这些原因,如有疏漏,欢迎读者朋友补充哈。

2

很多历史爱好者都有这个问题:当年满清入关,为什么不废除汉字、强迫八千万汉人写满文呢?

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,今天告诉你答案。

简单地说,答案是这样的:

不是不想

曾经尝试过

但发现行不通

是的,其实满清铁骑在入关前后,他们确实曾经打算废除汉字,让全国八千万汉人,全部改学满文,这就是为什么,满清在入关前后,就开始组织学者,将一批汉学经典书籍翻译成满文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翻译成满文的《三国演义》

为什么要将“汉学经典”翻译成满文呢?

直接将“满学经典”拿给汉人、命令汉人学,不就可以了?

答案是:

因为根本就没有

什么“满学经典”

是的,因为女真是一个文化落后的民族,他们没有多少书,不是说一本书都没有,而是书籍很少,文化作品很少,即使“满文”这种文字本身,在满清入关的时候,也只有45年的历史,是个新鲜事物,所以,满文的书籍,根本就少得可怜。

可是,满清当时发现:要统治好八千万汉人,最好的办法,就是保留“科举制度”。

当时从明朝投降过来的汉人臣子,也纷纷建议满清统治者:科举制度,经实践证明,是可以安定天下的,建议不要废除。

为什么?因为科举制度,是当时唯一的一个,能把天下读书人全部锁到书房里乖乖读书的统治术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是的,科举制度,其实是一个统治术,它让全国的聪明人,都拥有一个“考试做官”的梦,而且为了这个梦,这些聪明人的一生,都被困在书房里,乖乖读书,再没心思造反了。

人都是理性的,尤其聪明人,只要读书能出头,那就没必要造反,满清统治者只需要搞定了天下的读书人,那就行了,而至于全国各地零零星星的江湖土匪,目不识丁,成不了大气候。

所以,要保留科举制度,只有科举制度,才能困住聪明人。

但是,要保留科举制度,就必须保留浩如烟海的汉文书籍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翻译成满文的《论语》

这时候满清统治者想到:把汉字的书,翻译成满文,然后,再叫汉人读,行不行呢?

于是,满清统治者开始组织学者,将汉文书籍,一本一本地,翻译成满文。

其实,早在入关之前,皇太极就提前开始了这个工作,他命令女真大学者达海,着手把《春秋》、《周易》、《礼记》、《通鉴》、《史略》等汉文古籍,翻译成满文。

这项翻译工作,一直持续到康熙(1662年)登基的时候。

康熙皇帝成立了一个名叫“内翻书房”的机构,专门负责把汉学经典,翻译成满文,但是终于有一天,“内翻书房”的翻译小组报告,说,皇上,我们实在崩溃了,干不下去了,为啥?因为,根本翻译不来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康熙

为什么翻译不来?两个原因:

第一个原因:汉文化实在是太厚重了,从四书五经到明朝的各类汉文书籍,浩如烟海,实在是太多了,如果全部翻过来,别说一年两年,就是一百年两百年,都翻不完。

第二个原因:满文是一种新造文字,简单粗糙,而汉文繁杂丰富多彩,有很多很多的汉文字,根本无法翻译成满文,最经典的,就是汉诗,汉诗翻译成满文,一读,连译者都吐了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翻译成满文的《金瓶梅》

所以,满清的统治班子逐渐发现:把所有的汉字经典书籍,翻译成满文,这事工程量太大,旷日持久,不可行。

于是呢,满清统治者面临一个很残酷的问题:如果强迫八千万汉人学满文、写满文,那么意味着,汉人将

无书可读

是的,无书可读。

无书可读,那就意味着,必须抛弃科举制度,而抛弃科举制度,则意味着放弃一个被历史证明为行之有效的、最经济的统治术,这显然是不行。

不但如此,即使皇帝借助神力,一夜之间把所有的汉文古籍,全部翻成满文,那么,要教会八千万汉人听说读写满文,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,就算当时十几万八旗兵,全部下乡当教师,也教不了八千万汉人。

汉人的人口,实在是太多了。

汉人的文化,实在是太厚重了。

算了,认输了。

考虑来,考虑去,最终满清统治者决定:保留汉字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不但保留汉字,而且,八旗子弟当中做官的,还要学汉文。

所以,在满清入关之后的268年历史里,八旗官员,不但要学满文,而且还要学汉文。

不过这样一来,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

越到后来,学习满文的人就越少。

为什么?因为在关内十八省这个大地盘里,用汉字的人数,压倒性地超过了用满文的人数,满文作为一个弱势语言文字,在时代的洪流里,逐渐被淘汰了。所以到了辛亥革命的时候,八旗子弟里,能流利书写满文的人,已经不多了。到了今天,绝大多数的满族都不知道满文如何写。

当年溥仪从战犯管理所被特赦,组织上想安排他去编修清史,说有很多满文的档案,需要整理,编修清史这项工作,需要溥仪这样的人才,你知道溥仪当时怎么说的吗?他说:

“我不会满文”

是的,满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,他虽然在年少的时候学过一点满文,但是,四五十年没碰了,溥仪已经完全不懂满文了。

红军为何选择井冈山?满清入关为何不废除汉字?

我们说,文化落后的民族,往往被文化厚重的民族同化,溥仪,就是一个缩影。

这就是为什么,当年满清入关之后,没有办法废除汉字、推广满文。不是不想,而是办不到。成本太高,风险太大。

那么,再问一个问题:当年日本人从清政府手中,拿到了台湾,日本人为什么可以在台湾成功推广日语呢?

答案是:日本和满清不同。

当年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,是一个文化先进的国家。

是的,明治维新之后,短短几十年,日本当时猛追西方,文化已经很先进了,所以,日本人让台湾人学日语,不担心“无书可读”的情形,对于当时的台湾来说,日本是强势文化。

那么,我们再开一个脑洞,假设1937年,日本侵略者把我国征服了,试问,是我们同化日本人呢,还是日本人同化我们?答案是:日本人同化我们。

是的,日本和当年的民国不同,日本是强势文化,所以,假设1937年我国投降了,那么,几乎可以断定,我们今天,都是讲日语的。

有一些历史爱好者说,日本人即使征服中国,也会化为中国“第57个民族”,这个说法是不对的,在1930至40年代的时候,日本相对中华民国来说,是一个强势文明,假如我们的先人投降了,那么,我们今天,妥妥是讲日语的。

所以,我们要缅怀我们的先烈,如果不是他们当年豁出去,我们今天,都要学片假名和平假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