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于撰写历史真相,通过事实考证及收集的历史文献与影像,与您一起探寻历史岁月,感受历史事件的沉淀与魅力。
—— 《 吾思忆 • WuSiYi 》

毛泽东十八岁那年为什么当兵?

Why Did Mao Zedong Join The Army When He Was Eighteen?

2023-01-31 22:18

很多历史爱好者都知道:毛泽东18岁的时候,曾经当过半年左右的兵。

毛泽东十八岁那年为什么当兵?

然而,毛泽东为什么当兵?他当是什么部队的兵?是军阀的兵吗?还是什么部队的兵?这段历史,今天跟你说一说。

事情简单来说,是这样的:

1911年秋天,当时18岁的毛泽东,在长沙“湘乡驻省中学”念书,然而,这一年的10月10日,武昌起义爆发了。

10月22日,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和陈作新,在长沙策动湖南新军起义,响应武昌起义。

毛泽东十八岁那年为什么当兵?

晚清新军

在此期间,有一个革命党人跑到“湘乡驻省中学”,号召中学生参加革命党组织的学生军,支援辛亥革命,一起推翻大清。

18岁的中学生毛泽东,也受到了鼓动,所以,他也要参加革命军,一起推翻满清,但是,毛泽东认为:革命党组织的学生军,不够正规,所以,他不愿参加学生军。毛泽东直接跑到已经宣布起义的湖南新军里面,说要报名,参加新军。

湖南新军原来是大清的军队,但是这个时候,已经宣布起义,摇身一变,成了革命军,所以,对招兵要求很严,招兵的长官对毛泽东说:欢迎你参军,但是,我们革命军很严,我们不知道你是什么背景,万一你是奸细呢?因此,我们要求有两个担保人,没有人给你担保的话,对不起,我们不敢招录。

毛泽东十八岁那年为什么当兵?

晚清新军

毛泽东当时很急,他就地和招兵的长官理论起来,在理论的过程中,新军在场有两个老兵,他们佩服毛泽东谈吐不凡,说愿意给毛泽东作担保,这两个老兵,一个叫朱其升,湖北大冶人,一个叫彭友胜,湖南衡东人。

由于有两个老兵仗义担保,毛泽东顺利当上了革命军,他所在的队列番号,叫做:湖南新军步兵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。

毛泽东对朱其升和彭友胜这两个仗义老兵,非常感激,也自然而然地,和他们俩成为了非常好的战友,其中,朱其升是铁匠出身,彭友胜是矿工出身。

朱其升和彭友胜,也非常喜欢毛泽东这个新战友,为何?因为毛泽东有文化,时常给他们俩讲授文化知识,反过来,朱其升和彭友胜在军营中,对毛泽东也多有照顾,例如说练习射击的时候,朱其升和彭友胜给了毛泽东很多的帮助和辅导。

讲到这里,插个话,有很多网文说“毛泽东一辈子没有摸过枪”,这个说法是错的,毛泽东18岁时在新军当兵,是练过打枪的,所以,毛泽东显然是摸过枪的,也是会打枪的。

毛泽东十八岁那年为什么当兵?

好,那么,毛泽东、朱其升、彭友胜这哥仨在新军里,虽然说情同手足,但是,辛亥革命很快就以南北议和告终,清廷退位了,民国成立,万象更新,毛泽东再当兵,没有意义了,于是,毛泽东从部队离开,再后来,在湖南省师范学校念书。

毛泽东、朱其升、彭友胜哥仨在部队里结下了深厚情谊,但是,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再好的朋友,也有各奔前程的时候。

再后来,毛泽东走上了革命道路,20年代初,彭友胜曾经在广州和毛泽东聚过一回,而朱其升,则和毛泽东彻底失去了联系。

有趣的故事,还在后头。

毛泽东十八岁那年为什么当兵?

时光一晃,到了1952年,离毛泽东当兵已经是40年之后了,这个时候的朱其升,已经回到湖北大冶老家,务农,打铁。

有一回,朱其升在村里看到了传说已久的毛泽东的标准像,村里有学问的人说,这人也叫“润之”。

这下不得了,“润之”二字,猛然撞击了朱其升的记忆。

因为在40年前,新军部队里那个老家湘潭的小战友,就是叫做“润之”。于是,朱其升琢磨毛泽东嘴唇下方的那颗痣,再联想到“润之”二字,而且还姓“毛”,朱其升没有多想,很快在心里面就非常确定了:

毛泽东就是

我的老战友毛润之

虽然毛泽东的标准像已经发福,但是,五官轮廓仍然没变,朱其升非常肯定:毛泽东就是我朱其升当年的老战友毛润之。

毛泽东十八岁那年为什么当兵?

朱其升告诉了他的家人,家人一开始不信,说他疯了,还以为他患了精神病,但是后来,听他说得有板有眼,不像是疯话,也就信了,只是劝他说,人家当了那么大的官,不会再认你了。

朱其升决定和毛泽东联系。

于是,朱其升写信给中央人民政府“毛泽东收”,但是,信件石沉大海,朱其升不罢休,他继续写,一连写了四封信,都是石沉大海,没有回音。

为什么没有回音呢?不知道。

以理推之,可能是中央办公厅下面某个工作人员,认为这样的信,无非就是找毛泽东要钱、要官,又或者是民间某个精神病人写来的胡说八道的东西,没有多大意义,把信压了下来,这是比较合理的推测。

然而,朱其升仍然不死心,他想到一个办法:他有个熟人,认识当时在武汉做老师的孟淑纯,而孟淑纯和李先念是关系很好的老战友,于是,朱其升又认真写了一封信,通过熟人关系,交给了孟淑纯,由孟淑纯交给李先念,李先念后来转交给了毛泽东。

终于,毛泽东接到了阔别40年的湖南新军老战友朱其升的来信,他很高兴,马上给朱其升回信,毛泽东的回信,是这样说的:

“其升兄:

来信收到,甚为高兴。寄上人民币200万元(旧币),聊佐小贸资本。彭友胜尚在人间,曾有信来,知注附告。顺祝,兴吉。

毛泽东

1952年8月30日”

毛泽东十八岁那年为什么当兵?

毛泽东给朱其升的回信

接到回信的朱其升,后来进一步和毛泽东联系,去了北京,受到了毛泽东的接待,两人叙旧,毛泽东又给了朱其升一笔钱,让他回老家开一家铁器厂,朱其升拿钱回乡之后,果然开了一家雨伞厂,不过,短短两年之后,朱其升因病去世,享年63岁。

这就是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,参加(辛亥)革命军的历史缘由,以及他和他的新军老战友朱其升,久别重逢的有趣往事。

同时,我们也留意到,在毛泽东给朱其升的回信里,有“彭友胜尚在人间,曾有信来”这么一句,是啊,当年哥仨,剩下那个衡东人彭友胜,后来又是如何了呢?

原来早在1951年,彭友胜在湖南老家也同样获知了:自己的老战友毛润之,今天当了国家领导人,于是,彭友胜在1951年3月,就给毛泽东写了信,而且他的信,被毛泽东收到了。

不过呢,彭友胜在信中,除了叙旧之外,他直接开口,说希望毛泽东念旧情,给他安排个工作。

接到彭友胜的信之后,毛泽东给彭友胜回了信。

在回信里,毛泽东是这样说的:

“友胜先生:

三月十四日来信收到,甚为高兴。你的信写得太客气了,不要这样客气,你被划为贫农成分,如果是由群众大家同意了的,那是很好的。工作的问题,如果你在乡下还勉强过得去,以待在乡下为好,或者暂时在乡下待住一时期也好,因为出外面怕难于找得适宜的工作位置。如果确实十分困难,则可持此信到长沙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先生,向他请示有无可以助你之处。不一定能有结果,因程先生或其他同志都和你不相熟,不知道你的历史和近来的情况,连我也是如此,不便向他们提出确定的意见。如果你自己愿意走动一下,可去试一试。去时,可将你在辛亥革命时在湖南军队中工作过并和我同事(你当副目,我当列兵)一点向他作报告,再则将你的历史向他讲清楚。

此复,顺致敬意

毛泽东

(一九五一年)三月三十一日”

毛泽东十八岁那年为什么当兵?

可见,阔别二十多年的老战友彭友胜来信,要求安排工作,毛泽东对此的态度是,不徇私,而是让彭友胜到湖南省政府去找副主席程星龄,让副主席量才酌情安排。

毛泽东十八岁那年为什么当兵?

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

毛泽东是个心思慎密之人,他担心湖南省政府副主席程星龄感到难办,所以,与此同时,毛泽东也写了一封信给程星龄,他的信是这样说的:

“星龄兄:

此人叫彭友胜,据我过去的印象是个老实人,四十年的历史不清楚,辛亥革命那一年在湖南军队充副目(即副班长)我在他那一班当列兵,后来在广州见过一面。现来信叫苦,我已复信叫他待在乡下,不要出外;如果十分困难,又出于自愿,不怕无结果,则可持我的复信到长沙找你,向你请示:是否可以对他有帮助。我在复信上已说明,不一定有结果,因为程先生不清楚彭的历史,连我也不清楚,不便提出确定的意见。他来见时,请你加以考察,如果历史清白,则酌予帮助,或照辛亥革命人员例年给若干米,或一次给他一笔钱叫他回去;如有工作能力又有办法,则为介绍一个工作而不用上二次办法。请酌定。

毛泽东

(一九五一年)三月三十一日”

毛泽东在给彭友胜和程星龄的信里,都委婉地提到了对彭友胜的“历史问题”的顾虑,这是怎么回事呢?

原来啊,毛泽东20年代初在广州和彭友胜曾经聚过一次,当时,彭友胜在军阀部队里当兵,后来没再联系,再后来中国发生了北伐战争、抗日战争、两次国共内战等多次战争,由于没有联系,毛泽东不知道这个彭友胜,在历次战争当中,有没有站到敌人那边去,所以,毛泽东在信里,表达了对彭友胜历史问题的担忧,坦率地说,这个担忧,是合理的。

在衡东这边,彭友胜倒是没想太多,他接到毛泽东的回信之后,欣喜若狂,他果真去了长沙湖南省政府,说找副主席程星龄,门卫不让他进,彭友胜掏出了毛泽东的信,门卫当场就吓呆了,不敢怠慢,赶紧进去请示。

原来,程星龄也提前接到了毛泽东的信,这下,彭友胜果真到了省政府,程星龄碍于毛泽东的面子,也不敢怠慢,于是,程星龄安排秘书,好好接待彭友胜,给他安排吃好的,住好的,还安排他去看湘剧,大家都知道,彭友胜是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老战友,谁也不敢得罪他。

但是时间久了,彭友胜坐不住了,他找程星龄说,我来长沙是希望安排个工作的,您这给我好吃好住的,不是我的本意。

程星龄安慰了彭友胜,并写了一封信给省委统战部,程星龄在信中说:

“衡山县三樟乡粟子港有一位彭友胜先生,1911年曾和毛主席在湖南新军共过事,属于辛亥革命老人,如今年龄偏大,又没文化,不宜安排工作,请你们按照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经济待遇,每月发一定标准的生活补助”

于是,彭友胜回家务农,安心领取国家给他的补助金。

不过,彭友胜虽然伸手要官,有点“不识大体”,但倒也不是无情无义之人,回乡之后,彭友胜每年都给毛泽东寄茶叶。

这个,就是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当兵一事的来龙去脉,以及他和老战友在阔别几十年之后重逢叙旧、应付人情往来的往事。好了,今天就和你聊到这。